【我市論壇】「《出路》渺茫——面對教育商品化問題 (放映座談)」
【時間】2016/8/5(五)19:00-21:00
【地點】ThERE CAFE & LIVE HOUsE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454號B1
【講者】林柏儀(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組織部主任)
【主持】林采鴻【記錄】蔡士豪【攝影/直播】蔡士豪(以上皆為桃步走成員)
指導單位:桃園市政府、桃園市議會
主辦單位: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
工作團隊:桃步走青年行動團隊
協辦單位:ThERE CAFE & LIVE HOUsE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紀錄片中講中國的私營化教育,從中每個人看到的東西不太一樣。
從我的工作講起好了,我現在在高教工會專職工作,我原本的博士論文是關心高等教育中的商品化,資本主義對高等教育中年輕人的處境有什麼影響。
裡面提到三個主角:農村女孩、萬博學院講師以及青年勞動者,影片中三個人有偶然的遭遇,抽象地來看,三個人都在同樣的處境裡,農村女孩在階層分化、貧富懸殊的社會裡,她在學校裡就有很大的升學競爭壓力,影片中可以看到,在高考成績放榜時她哭了,如同我們台灣的升學考試一樣,
第一點,政府的體制只補助考得好的學生,假如你是考不好的學生,只要你沒有達到門檻,像在台灣要進入國立大學其實是困難的。在他們的情境中也是,少數的人獲得補助,沒有獲得補助的人,就類似讀我們的私立學校,必須繳納高學費,進入一個不一定品質保證的學校、不一定有未來,即便如此,為了要保有未來的機會,你仍然非讀不可。
政府在對於教育分層,一層是表現好的學生我給你補助,表現不好的我則放任,其實政府可以不要「放任」,像在中國稱為的民辦高校,它就是處於一種最去管制的狀況,大概類似補習班,我們在紀錄片中看到的學校,其實做的也不是教育工作,而是類似企業中的激勵課程,明顯都是兼任的老師。
教育商品化這件事其實不是理所當然的,是政府政策的結果。要談補助,沒有人規定補助只能補助好學生,其實辦高等教育要讓其達到一定水準,政府能力都是做得到的,不論是否是先進國家,只是在學校「量」的差別,有後段完全去管制的學校,其實是政策結果,台灣私立學校的控管可能好一點,但我們普遍還是感受到後段私校有許多問題。
教育商品化是一個問題,但迎在個人面前的還有第二個大問題,假如畢業之後面臨類似影片中萬超的處境,萬超就是一位沒有辦法獲得公立補助的私校學生,主修國際貿易與金融、有過會計師事務所實習經驗,這樣的背景,在青年勞動處境中,卻沒辦法為他加分。
他很難找到好的工作,找到的工作通常都是低薪、彈性化的處境,受到老闆壓榨,隨時可能被解聘,裡面有句話讓人印象深刻,那位學院老師說:「我那個沒有良心的老闆說,總之把孩子騙到外地,他們自然就會接受工作。」因為經濟壓力大,他們就無法對工作挑三揀四,必須認分。
這裡面有很嚴肅的事情,教育機構自稱是「教育機構」,但在這樣不安全的社會結構中,它的職能發生了改變,台灣也愈來愈是這樣的狀況,教育機構的核心重點不在教育,不是傳統期待的教育,例如求取知識,甚至學習人生哲理或待人處世,但都不是,而把學生馴化、透過制度逼迫他們進入就業市場,當代的話叫做「仲介」,功能已不在教育,也稱不上職訓,重點是仲介,把學生仲介到職場去,但這個仲介很昂貴,收了學費並且要耗損你的時間,所以導致了集體性的危機,學生負擔了很大的教育費用,卻沒有學到東西,在畢業後就面臨很嚴峻的處境。
畢業即失業,你不知道要幹嘛,或被迫要做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,學校的三或四年就是不斷告訴你要接受這些事實,就因為你考試考得比較差。
中國稱這樣的年輕人叫做「蟻族」,中國有愈來愈多的大學畢業生處在低薪資、未來沒有前景的狀況,這件事台灣亦然,是兩岸統合的,甚至是世界統合的,雖然有程度上差別,但都面臨了高學貸、低薪資的變遷。
如果我們要追究責任,絕對不是主流說的一些理由:你幹嘛去念大學?
我們都是在壓力之下做這些事情,例如影片中女孩的家庭,他們在貧富分配不均、發展機會有限、政府撒手不管的情況下,去做這些選擇,尤其通常弱勢的做選擇時更難過得充足的資訊。
問題的核心,一來是政府為何容許這樣去管制、商品化的高等教育環境,政府其實可以不要容許這些事情,辦學品質不佳的學校,政府不應該有所作為嗎?目前的做法就是放任,或導入退場機制,政府說的退場是讓品質不佳的學校自生自滅,促進良性循環。
但我們看見進行退場的學校都不單純是不好的學校,而是鄉村地區的學校,不是簡單說它辦得好不好的問題,對學生來說,因為未來的就業壓力,他會想要進入城市,鄉村地區學校就會招生困難。
這樣的退場機制沒有讓高教環境變好。除非有很好的監管、有合理透明的資訊,否則情況不會變好。
教育商品化是一個問題,為什麼可以讓機構的學費收到這個價錢?政府可以監管,就像台灣可以監管私立學校的學費,或者給予私立學費更多的補貼,當政府不願意做這件事,只願意補貼少數讀公立學校的人,其餘多數人靠自己付學費維持,而政府也許不會管這件事,台灣的情況是稍微有管制,在更多的地方是根本沒有管制。
第二個問題是,講更大一點,這是整體背景的問題,為什麼學校那麼差,大家還是會去念?這其實是個根本的問題,不要講大學,中學教育大概是更不講人道、更多不合理的管訓,課程上多數人都覺得枯燥、沒有求學意義,但為了升學,這樣的教育在台灣或在全世界維持了這麼久,基礎來自於大家講說:如果你不接受這個教育,你會沒有未來。
基礎來自於,那個社會是一個不平等的社會,是一個階級社會,除非順應規則,才能找到一個好的工作,所謂的前30%,後70%的人不但被拋下,而且還覺得自己被拋下是合理的,這樣的情況下,儘管教育不合理、很昂貴,他還是會接受。
所以如果我們想要解決教育商品化的問題,除了政府要介入,或是反抗學校的不合理,我覺得最根結的還是,對於這樣金字塔式的階級社會,應該要大規模抵抗跟改革,這件事我想是有可能的,程度上的問題,我們可以瞭解台灣的貧富差距愈來愈大,其實是稅制的結果,也是政府影響企業給予薪資的結果,如果稅制上課徵更多資本稅,薪資政策上,透過補貼或要求企業薪資佔獲益比例要大幅提高,基本上政府做得到,至少可以從國營企業做起。
如果做了這些事情以後,可以讓更多的人處境不是那麼悲慘,我們就不用整天擔心自己有沒有念到名校、明星科系,是不是一定要付這不合理的高學費?在這個時候,教育才有機會回歸到比較正常的教育。
其實教育改革運動,和勞工運動是連結在一起的,如果我們真的希望教育改革成功,讓小孩真正可以自由學習、適性發展。適性發展就遇到一個問題,當他想要去做那些好像較沒前途的事,現實中必須要有好的背景條件,否則只好勸他還是找個穩定的職業,喜歡的事情當作副業或是興趣,我們就知道這件喜歡的事後來就沒有了。
如果我們想讓大家,第一是適性發展,第二是對抗不合理的教育商品化,後面階級社會的大幅改變,均富化、平權化,工人和資產階級財富的合理分配,是重要條件之一。工人運動要關注教育處境,教育改革運動必須關注工人處境。
問答時間
Q|
教育和勞工是可以串連的,教育的本質是知識傳遞或是人格自信培養,這個東西為什麼會被我們社會連結到和經濟有關呢?
A |
我個人傾向覺得要坦誠面對這件事,教育本來就會有它的經濟面,從另一角度切入,什麼是知識呢?或者什麼是道德?知識基本上是考慮到對人類社會發展有用,它不是抽空的,所以我們有時候會覺得有些東西不是知識,其實跟有沒有用,某種程度上有關。
我們常會認為教育不應是職業訓練所,其實有一個根本原因,如果只是為了職業訓練,其實根本不用受那麼久的教育,超商店員這麼困難,據說幾天能夠學會,也許一個月就熟練,所以教育要做比較有效率的角色,應該不是從事技術訓練,而是從事技術訓練的前端,例如抽象知識的培養,或者對於工作態度的培養。
這裡面有個真正的矛盾,在我看來,問題不是說教育開始配合經濟,我們也很難想像教育完全和經濟社會沒有關聯,核心問題在於,教育要和經濟有關,但是它教給學生的是什麼。以學生實習來舉例,我曾經訪談過餐飲實習的學生,在面對超時工作的環境時,學校老師只能教他接受業界現實,但培訓一個優秀餐飲學生和面對壓榨有何關係,教育應該教給學生如何面對不合理的待遇,給他們知識嘗試改變結構。我們要問的是,教育為何配合經濟的剝削,而不是改變經濟的剝削。
Q |
以前職校培養技術人員,或對這方面有興趣的學生去讀,但現在職校也變得有升學競爭壓力,原本想學習技術的學生卻也變成必須不斷考試的機器?
A |
在政府領導的教育裡面,強調技術訓練和公眾倫理的培養,不管在普通體系或是技職體系都一樣,我們問一個問題,怎麼區分兩個體系呢?其實它不是用技術訓練與否區分,區分方式是會考試唸書的人念普通學校,不會考試唸書的先接受技術職業教育,但最後都通往職業訓練,所以一個是高層職業訓練,一個是基層職業訓練。
岔開來講,有些人認為技職體系的出路在於改革或重振技職體系,這問題不是那麼簡單的,因為只要看到這些技職體系學生的出路,或是高階職業體系,重點是大家都沒有出路才是核心,年輕人的低薪處境,不管是念普通體系或技職體系都是一樣的。
技職體系為什麼產生學術性的變遷呢?一個是學生延後畢業,所以學生念科技大學,第二個原因跟政府政策沒有真正獨立技術學院,導致技專院校教師評鑑仍然以學術為重,跟政府評鑑與壓迫教師專業有關,而技術教育一直以來配合經濟體系,也讓技術人員工作尊嚴無法提升。
Q |
實習生被剝削、超時工作非常不合理,學生必須要有獨立思考的想法,可能與主管討論,我相信意見也很難被採納,但先思考實習的目的是什麼,金錢是不是最重要的目標,目的是學習經驗、知識技能的累積,談的第一條件就不是工資,所以我對於實習案例有點問題?
A |
我們會希望實習課程有教育意義,但現實上的規劃,基本上是把它當作一份工作在對待,所以對於雇主或是實習企業來講,它就是有一批廉價的勞力可以使用,極少數好心或長遠考量的企業,它會當作培育人才的地方,例如讓他輪調、讓他盡全力瞭解,但是多數成本考量的企業會把它當作基層勞動力對待,因為實習生最好的地方是工作時間穩定,因為實習綁學分,他跑了就畢不了業,學校可能懲處他,所以通常實習生比較溫馴,企業主喜歡採用。
就我接觸到的,多數實習遇到的問題,兩個都存在,他們既覺得學不到東西,又覺得工資被壓低,這其實是有原因的,因為對雇主來講,他本來就沒有要教你,然後目標是盡全力壓低工資,獲取獲利。我們要討論的問題是學校的角色,教育為什麼配合這種東西,學校系統反而扮演著廉價仲介的角色,勸你去接受與配合,而不是要你批判及反思,不一定要爭取工資,也可以爭取指導技術,爭取更多好的經驗,但都沒有,學校教的是不要質疑,業界就是這樣,來了就要配合,否則不要進這一行。
背後的原因是,勞資關係裡面,勞方需要出賣勞力才能換取工資,資方在一個比較優勢的位置,所以大家為了搶著成為那個勞方,所以被迫要犧牲,但學校的角色面對這件事情時,又做了不公正的對待,主要是涉及學校和政府基本上和資方關聯較大,它沒有受到勞方的壓力,我們在很多勞工政策裡都看得到。
看重學歷這個問題,為什麼很多工作明明國中生畢業就會做了,甚至和教育沒有關,就是做為人自然就會,那為什麼還要做篩選,問題就回到剛才說到的,教育的職能不只是技術訓練,還有工作倫理培養,但還有一個就是分層,把它當作一個人力篩選的指標,所以只要沒有獲得好的學歷,就被貼標籤,叫做比較差的勞動力,在一個資本主義社會有結構性失業的情況下,就會把有壞標籤的人淘汰掉,這是很不公平的,但現實運作是這樣。
教育較多的角色還是叫我們不要想那麼多、接受現實,只有極少數的環境是要你去反思,多數環境是要求你配合,不配合的人會考試淘汰你或是不給你證書。
我們個人面對這種情況,當然還是要生存,所以要面對挫折,取得好一點的平衡,這也是我們公共討論所期望的,我們找尋一個集體的出路,台灣、中國、整個世界,面臨著類似的問題,我們希望同時去想像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